文| 雷玉茜 國新未來科學技術研究院研究員
2020年3月9日,科技部發函支持濟南、西安、成都、重慶四城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獲得科技部支持的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已增至11個。國新未來科學技術研究院針對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展開研究,為相關研究人士提供參考。 政策背景:各國加緊出臺相關政策強化人工智能戰略部署 表1 2016-2020年全球主要國家人工智能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國務院官方網站,智能制造網,國新未來科學技術研究院整理 全球現狀: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超6萬億美元 從全球范圍看,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產業領域之一。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進一步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的向交通、零售、教育、醫療、物流、能源等領域滲透。 德勤研究報告預測,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超6萬億美元,2017-2025年復合增長率達30%。 海外專業調研機構Tortoise Intelligence發布的AI指數顯示,AI綜合排名前十位依次是美國、中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新加坡、韓國、日本和愛爾蘭。 烏鎮智庫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企業共計15916家,其中美國4567家,中國3341家,英國868家,分列前三。 圖1 2017-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單位:萬億美元) 資料來源:德勤,國新未來科學技術研究院整理 中國現狀:2025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 圖2 2020-2030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國務院官方網站,國新未來科學技術研究院整理 試驗區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 表2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布局 資料來源:科技部官方網站,國新未來科學技術研究院整理 熱點區域: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已經布局區域有京津冀2個(北京、天津)、粵港澳大灣區1個(深圳)、長三角區域4個(上海、杭州、合肥、湖州市德清縣)、長江經濟帶及其他區域4個(成都、重慶、西安、濟南)。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將是國家下一步布局的重點,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也分別提出,要開展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和創新發展。 建議重點關注國家已布局的重慶、成都、西安、濟南等城市,以及粵港澳、長三角等國家戰略區域,特別是信息技術類科教資源豐富和人工智能產業基礎較好的南京、廣州、蘇州、武漢、廈門、長沙、寧波等城市。 重點領域:健康醫療、智能制造、金融、家居等領域的應用示范類項目 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應用驅動的特征愈加明顯,從生產方式的智能化改造,生活水平的智能化提升,到社會治理的智能化升級,都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有著旺盛的需求。從技術成熟度看,金融、營銷、安防、客服等應用場景的人工智能技術較為成熟,已經推廣應用;制造、醫療、零售、交通等應用場景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快速展發展,未來將激發更大商業價值。 建議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在健康醫療、智能制造、金融、家居等領域的應用示范類項目,其中國際龍頭企業包括IBM、谷歌、微軟、蘋果、東芝、三星等跨國科技企業,國內龍頭企業包括百度、阿里、騰訊、華為、科大訊飛、商湯科技等科技企業 政策建議:出臺更多能夠切實解決人工智能企業發展問題的政策措施 美編:許園惠哲